
稳如“泰”山,举足轻“重”
泰尔重工采用“思云融合业务一体机”和“思云融合数据一体机”构建DT数据中心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离散型制造,连续型制造,人工智能等,成为CIO最关注的主题”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冶金行业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上市,位于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工业万向轴、齿轮联轴器、剪刃、滑板、卷取机及卷取轴、包装机器人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秉承“精勤治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凭借着对“中国制造2025”的深刻钻研和洞察,泰尔重工的业务发展迅速,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某些阶段出现了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情况。在ERP、MES、CRM、PDM、OA等核心业务系统持续升级改造后,业务使用模式发生了改变,对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设备的投资和运维成本的压力均带来了挑战,同时面对企业中高层运营数据的支撑能力也来带了极大的挑战。

传统IT模式下的制造业信息系统存在阻碍业务发展的隐患和巨大的成本压力。
从2008年开始,业务系统的建设逐步开展,最早由单台服务器承载单个业务应用,随着业务的逐渐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倍增,投入在基础架构的软硬件的资金和运维成本也是逐年增加,然而在有限的IT预算里,业务软件的升级更新费用占比也是逐年缩减,随着业务系统的依赖性逐年提升,IT基础架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也随之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势必需要增加更多的IT预算投入到数据备份、双活中心、容灾中心等IT建设中去。这些现状已经成为IT中心非常头痛的问题。
到2015年这几年间,泰尔重工的核心三大业务系统ERP(用友NC)、OA(泛微)、PDM(用友PDM),已经逐渐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运营模式。因此大范围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在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教训,以及咨询了众多专业人士,泰尔重工信息中心改变传统IT数据中心运营模式,以“企业数据价值”为核心思想理论进行DT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并从业务层往基础架构层由上往下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所有的方案设计与选型必须遵从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灵活性、分析的重要性为三大标准开展工作。
“思云融合一体机解决方案帮助泰尔重工打造了业务协同、数据融合的新一代DT数据中心”
经过前期与联思智云共同对基础架构、业务需求、数据流的调研和整理,泰尔重工最终选择了联科集团自主研发的思云融合业务一体机、思云融合数据一体机两套解决方案,用于打造全新的DT数据中心。
泰尔重工对新数据中心的期望有三大诉求。其一,是整合现有数据中心资源,并新建基于融合架构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实现计算高效、存储无单点、业务安全可控的建设目标。
其二,需要针对车间工控、办公、设计等人员提供专属虚拟桌面,文件数据需要有统一的入口和出口,形成文件数据统一共享,协同办公。
其三,满足现有核心业务系统以及新上线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建模、分析的全数据流生命周期管理。
针对用户前两点诉求,思云融合业务一体机基于超融合技术,通过超融合硬件+虚拟化平台+分布式存储平台+云计算管理平台实现了高效计算、存储双副本、冗余节点、异构平台管理。其次,业务融合一体机最大的特点是自带企业网盘、3D虚拟桌面、工程设计软件授权优化器等实用功能模块,提高业务的可用性。

思云融合数据一体机基于数据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思想,通过5大功能模块DATA-C(数据抽取)、DATA-F(数据流程)、DATA-M(数据管理)、DATA-S(数据建模)、DATA-X(数据展现)共同构建泰尔重工数据价值驾驶舱,帮助中高层在企业运营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分析、预测。
新的数据中心为泰尔重工带来的主要效益: 1.提高了业务的安全性,利用超融合相关技术,定义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模式,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了信息中心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也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 2.提高了业务的可用性,通过企业网盘实现了文件统一集中,协同共享,实现了文件数据的统一与共享。 3.提高了数据的价值转换效率,通过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组织架构内的管理人员,通过数据说话,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